close

世界上真正有價值的事物,需要熱情和犧牲才能完成。

************************************************************************************

親愛的教育合夥人:

最近這一星期電視新聞上都出現相同的新聞,各家電視台都有不同的角度或是觀點,現在的世代與我們六、七年級的世代有些不同,不論是生長環境等,過去我們常會被師長們叮嚀「政治不要碰,很複雜」或是「學生就應該好好念書,不用管這麼多」,於是多數人就照著做了。

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的公民素養可能都不及格,因為選擇不聽、不看、不理,不過這樣的觀念需要有所改變了,我們要教導孩子的,應該是培養獨立思考以及價值觀判斷,於是我在五年級時,設計了辯論核能這議題,希望孩子能對事情有自己的想法並加以去判斷,這次的新聞事件或是個很好的契機,可以試著不帶立場去跟孩子討論,讓他們接觸正反兩方的意見,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可以尊重、包容以及容忍多元意見,最後再由自己來下判斷,不要小看孩子的潛力,現在的五年級作得到(課堂上我有帶著孩子們去討論相關議題),我相信六年級也絕對沒有問題。

隨著時代快速的變遷,觀念也必須與時俱進,除了一般基本知識之外,我更希望孩子可以多一些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能夠去注意甚至關懷發生在生活周遭的大小事,如果沒有從小就去培養這些,長大要他們立刻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青年,甚至說他們冷感,我是覺得很不客觀以及公平。

最後分享一段話:「我們從小都逃不過家庭、學校、身邊朋友、媒體......不斷傳送灌輸各種想法,所以不可能絕對客觀公正,更何況我們也習慣看自己想要看的、聽自己喜歡聽的。但這因為這樣,這個世界才會有趣,才不致於非黑即白、是非絕對,也才會有對話、有討論。不管我們對於一個議題有沒有真正搞懂,都願意一起來辯論還沒搞懂的至少也願意來進一步弄懂,這才是健康的公民社會」

************************************************************************************

※資優班第七周表現

各組書面報告給指導老師看過之後,就可以立即進行修改,請把握剩下不到60天的時間,盡快完成研究,接下來就請各組開始準備簡報,並好好去思考獨立研究發表會當天要如何呈現自己的簡報才會吸引大家。

老師很喜歡大家在周一情意課中所提出的疑慮,這就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包括問卷以及課程等,我們其實可以做非常多意見的交流,see!你們可是相當有程度的唷!

 

在生活中展現「一人前」的精神

2010-06 親子天下雜誌13 作者:李佩芬

當論及家事餐飲、動手實做、生活哲學與子女教養,蔡穎卿可說是近三年最受矚目的高人氣作家。從小被家人暱稱Bubu 的她,三年來出版了六本書,幾乎本本登上親子類暢銷排行榜;她經營的「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部落格,已經吸引了六百六十五萬人次網友造訪;從她溫婉的文字、演講,甚至生活課程中獲得力量的家長,更是不計其數。

去年,她的大女兒Abby回到台灣,開啟了她眼中另一階段的「一人前」生活。這個蘊含著「擔當起責任」的日文詞彙,是蔡穎卿很喜歡的概念,也影響蔡穎卿一家三代至深。

Abby大學負笈美國,就讀賓州大學,並開始打工獨力付自己的學費;畢業後回台一個星期就找到住所搬出去住。母女倆平時雖各自忙碌,但每天清晨七點的共餐時光卻不 間斷;Abby 與母親合租了一間三萬兩千元的工作室,但蔡穎卿每月向她收取的房租是三萬,而非一萬六。「裝潢費是我出的,我想 Abby也會瞭解這中間有成本,這就是現實,」蔡穎卿認為:「不真實的經驗,對我們來講都是浪費時間。」

從生活中汲取到的經驗,才是最真實的,而這也是蔡穎卿想透過「小廚師」活動(目前已截止報名)傳達給家長的心聲。這個放手讓孩子在廚房準備餐食、在櫃檯接受點單、在外場服務客人,透過示範 與明確清楚的教導,讓孩子有「完整練習」的機會,「不要拿著目標來要求孩子,而是從過程中去達成目標,」在蔡穎卿眼裡,所謂的過程其實無他,無非就是大人 用熱情過好每一天的生活,並用力把這份價值感染給孩子。

以下,是 Bubu 與 Abby 母女默契十足的知性對談:

Q:身為母親,在培育孩子自立的過程中,最大的體會跟心情是什麼?

母親蔡穎卿(以下稱母):教養這件事,我認為只有一個概念:「總有一天,孩子要長大」。日文有句話叫做「一人前」,用在點菜上是指「點一人份的食物」,但放到人生意義中,則是指「擔當一人份的責任」。我很喜歡這句話,更高興 Abby 回到台灣後,看到她把「一人前」的精神展現在生活中。

為什麼你可以這麼篤定,孩子真的已經長大了?你不曾有過那種想放手、又捨不得,甚至擔心的掙扎嗎?

母:我覺得那個篤定很簡單,就是「回顧自己」。

我一直很鼓勵大家,從「瞭解孩子的希望」跟「瞭解孩子的恐懼」,來想教養這件事。我帶「小廚師」活動,對小小孩講話時總是會想:當我八歲、發生這件事情時,我希望站在前面的大人講什麼?這種心情,一方面讓我能確實欣賞孩子可以獨立的事實,一方面卻也看到父母很容易將「孩子獨立」與「愛護子女」相互衡量的心情。比方說,有些家境不錯的孩子去打工,父母可能會質疑自己是否不夠愛孩子。很多人放不下,是因為有這層考慮。

(文章未完)

arrow
arrow

    Ktse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