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是什麼不重要,

目標能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才重要。

我們演活什麼人,便成為什麼人。

************************************************************************************

親愛的教育合夥人:

沒想到,很快地2012年咻~的一下就過去了,我們也歷經了所謂的「世界末日」,但我相信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下周回來,我們就要一同邁向2013年,新年新希望是免不了的,這學期承蒙各位家長的協助與幫忙,資優班的多項事務都得以順利進行,各位也對課程提出建議,讓老師可以在教學上更精進,更感謝各位在電訪或是聯絡簿上給我的回饋以及肯定,人不可能完美,但我期許自己可以持續精進,每學期都能和學生一起成長與進步,這就是資優班帶給我最大的樂趣以及感動。

本週三下午,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我們到了操場準備試射生活科技課堂中所製作的「水火箭」,這一刻是值得紀念的,看著孩子們從原本不安、期待到發射成功的雀躍,還有不斷想嘗試的樣子,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本質吧!帶領他們去嘗試以往未接觸過的事物,然後發現學習的樂趣,眾多的準備就為了升空這瞬間。在下周將會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瀏覽影片以及照片,當然也會請他們將隨身碟帶來將這有趣的回憶與爸媽們一同分享,下學期將會考慮再升級,邀請基隆高中的老師來幫孩子們上一系列航太科技的課程,讓他們嘗試真正的「火箭」要如何發射,如果可以順利邀請的話,相信定會更有趣。

************************************************************************************

※資優班第十八周表現

聯絡簿已經地連續交齊六周囉!不過有人換了工作之後,似乎還搞不太清楚狀況,常會忘記工作,要特別注意喔!

本周同學表現紀錄:冠仲要注意健康,另外可別再忘了聯絡簿喔!宸嘉超級有心,還會想到替哥哥標東西,光筠在冠仲生病時協助他的工作,感謝妳!詰泰設計的水火箭一飛衝天,超有震撼力,傳偉致翰對火箭試射的活動表現得很熱情耶!但是還是要注意分寸喔!文晶在很短時間就可以解決火箭發射台的問題,很厲害唷!沛恩總是可以很冷靜地在一旁觀察大家的活動,頗有科學家的Fu,宇嫻不斷地嘗試想讓火箭升空,堅持不懈的態度非常好!Ps.請把遺落在教室的火箭帶走吧!不要拋棄它~~


做個好大人 別光訂規矩

文章轉載:http://dujin-rich.com/gangshanfilms/#more-8266

「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給孩子規條,而是我們自己樂意做個『好大人』,給孩子一個好的身影跟隨。」親子教養作家蔡穎卿的「好大人」說,是她在廿多年母職生涯中深刻的體會,「好大人」是父母角色的最高實踐。

說話溫婉堅定的蔡穎卿,總給人安定的力量,兩名女兒就在她打造的寧靜與條理中成長。經營餐廳的蔡穎卿愛極了「當媽媽」這份工作,20多年的母職心得在3年中化成6本教養書,她的部落格兩年多來至今超過500萬人次點閱。出版界形容她是不凡的「素人教養專家」,學者洪蘭說蔡穎卿的書是她「看過最好的教養書」。

與許多強調孩子學習力、知識教育的教養書不同,蔡穎卿強調「實作」。她說,「家事教育」是她給女兒最好的養分。生活即教育,她領著女兒鋪床、布置餐桌、設想點心擺盤,母女在細微瑣事中體會「家是愛的集散地」。那是蔡穎卿在台東家鄉由母親那兒學來的生活智慧。一雙女兒三、四歲起就參與家事,小學時放學後就掃洗陽台或收疊衣物,「先做完家事,再去做功課」。就算考試當前,洗碗等常規仍得持守,她說:「不差那5分鐘。」她們離家上大學前,刷洗廚房爐具是少女每日的「晚課」。在瑣事中,點滴澆灌出蔡穎卿的生活與教養哲學:動手去做。

「家事提供孩子反覆練習、策畫並完成一項任務的機會。」蔡穎卿說,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的創意與負責態度都讓人感動。她在經營的餐廳裡開設「小廚師」班,讓受訓的小孩穿上圍裙,在餐廳料理食物,學習廚藝,也學習為人服務,小孩的成熟與認真,讓帶著家人用餐的洪蘭驚豔。如今「小廚師」已達1000人。蔡穎卿說,大女兒Abby賓州大學畢業、小女兒Pony正在美國念建築系,回到家來,仍要負責家務;因為「每一個人都要對家庭有貢獻」。

「在一個家庭中,愛與體貼,足以成就許多結果、度過許多難關,請不要輕易拋棄讓孩子對家庭有所貢獻的機會」,她說。蔡穎卿說,教養沒有一定的配方,可以適用每一個家庭;她教養孩子的原則很簡單:幫助她們成為可以掌握幸福的人,這起碼要擁有兩項條件:一是掌握自己,二是創造快樂。

「要孩子快樂,他們得生活在『喜歡活著』的大人當中。」所以,蔡穎卿想與其他父母分享:不要對孩子抱怨自己的人生或工作,比如說些「好好念書,長大了才不用像我(或像某人)做這種工作,一輩子沒有用。」

她說,這樣的價值判斷對孩子沒幫助,阻礙孩子對生活的體驗,也貶低某些行業的尊嚴。她曾聽見媽媽對高中的孩子說:「還痛嗎?」孩子說不痛了。媽媽說:「哦,那是懶,不是病了喔?」可想見:孩子說病了,不想上學,母親認為他是懶,不是真病。蔡穎卿感嘆,傷了孩子自尊,也傷害彼此的關係,「父母要直言,但更要好好說話,不要忘記語言的溫度與情感。」

(文章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Ktse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