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教育合夥人:

不知道從開學至今,您的寶貝在家中的表現有沒有越來越像個成熟的大哥哥大姐姐呢?升上高年級之後,不管是課程或是人際關係都面臨著新挑戰,首先是課程方面,難度比以往中年級肯定高出不少,但或許對您的寶貝而言可能不是如此,但宏翊在此希望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要提醒我們的孩子不要對任何事物掉以輕心,即便它是多麼容易,因為這會使孩子養成不仔細以及隨便的態度,越是簡單的事情越要認真做。另外在人際關係上,不但面對新的老師,同時也包含新同學,都需要適時去做調整,要改變別人很困難,但改變自己卻是較為容易的,面對不同老師的要求時,怎麼樣去做內在調適;性格截然不同的同學究竟要如何相處才能面面俱到。未來將會是個合作的社會,單打獨鬥的時代早已過去,因此教導孩子合作觀念非常重要。我期盼孩子在每位老師眼中可以開始有許多的改變,不管是外貌上的、心態上的、或者是整個生活中的習慣以及與人相處的應對進退,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我們都可以滿心歡喜期待孩子們的成長茁壯。

在和以往與高年級的爸爸媽媽交流過程中發現,大家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到了高年級應該更會把握時間;也更能夠體貼父母親工作的辛勞,一起學會分擔家裡的大小事務。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小學教育的潛移默化,我們孩子一定是越來越懂事、心思越來越細膩、態度越來越謙卑有禮。也一直相信教育目標應該是教導孩子懂得有禮、自律、自重與愛人,才能在接下來的社會環境中生存,順應時代潮流的挑戰,也能擁有良好的發展,只有了解大人的苦口婆心,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走比我們更辛苦的道路。有人說「有理行遍天下」,但相信「有禮,才是能走得最長遠的人生態度」。

************************************************************************************

※資優班第八周表現紀錄

上週日已陸續收到中美語言交流信件,大致上老師都已經看過,都寫得很不錯唷!看樣子下次可以把程度再拉高點了。尚未繳交同學請加快速度,校外教學學習單也請盡快交回資優班。

另外因為下周就是期中考,如班上有考試、複習需要請假,請事前通知老師。上周所發生的狀況,已在團體課跟同學說得很清楚,提醒大家要好好衡量界限,這也是為什麼老師都要不斷地告誡各位要小心,老師希望不要再有類似的情形發生。

在這裡要特別表揚葦蓁的效率,上周日是最後期限,而週四就已經收到葦蓁的信件,老師知道各位同學平常都有很多事情要忙,正因為如此才要有效率地做好每件事情,希望不要所有事情都等到最後期限才要處理,這樣可是非常危險的唷!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2007-10康健雜誌 作者:林玉珮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文章待續)

arrow
arrow

    Ktse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